一兜糖 > 文章 > 在上海家居展,我看到了哪些居住新趨勢?
在上海家居展,我看到了哪些居住新趨勢?
在過去的一周,糖主本主帶著九位優秀糖友@老萬不愛爭 、@Pansy 張曉波?、@抓住我的胃、@喵術士MSS、@北島姑娘的白日夢、@聶曉蟹、@流浪的喵喵小姐姐、@黃大石頭、@米肥肥肥肥肥,組成集藝術高手、攝影高手、寫文高手、搭配高手的“硬核逛展團”。與往年不同,我們在出發前已經做足功課,研究出兩天超充實的逛展路線,涵蓋15個我們很欣賞的國內知名原創家居品牌,如吱音、木墨等。
很榮幸的是,來到每一個品牌展位,都有品牌主理人/設計總監親自接待,不僅詳細介紹品牌理念和設計亮點,更是言無不盡地回答了很多糖友們的提問。趁著腦海里的記憶還很鮮活,趕緊寫下此文,與大家一同分享我們在上海設計周的收獲。
今年是糖主逛展的第四年。每年的摩登上海時尚家居展,都像是家居界的一次大閱兵。眾多一線品牌鉚足馬力,在展會上放出最新一季的新品,甚至是一些還未面世的概念款,試探市場反應。逛展本身,除了看新品,還會看陳設、看色彩、看搭建材料的運用,看每個品牌在10-100平不等的展間里,如何淋漓盡致詮釋自己。
在我看來,看展最有趣的地方不在新品,而是藏在背后,品牌想要傳遞的居住觀念。
居住觀并非什么高深玄乎的東西,說白了,就是“怎么樣的家能更符合我們的內心,怎么樣住能更舒服”。
在探訪了15個品牌主理人之后,我發現其實大家對居住的詮釋都很簡單。不是什么近年來新創造的概念,就是古人一直流傳至今,只是有時候被時代的節奏帶偏,今人似乎已經淡忘的一些生活哲學。
正是這些返璞歸真的理念,才最動人。
一、木墨:時間養人,也養家具
「木墨」是糖主很喜歡的家具品牌。還記得最開始是在杭州東信和創園,被他們扎實的用料但實在的價格所驚訝。
“制作可以使用很久的物具,探尋環保、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品牌理念下,木墨堅持所有家具都選取自然原木,并使用進口木蠟油,天然提取涂料。
在展廳里,我們和木墨的主理人探討最多的是家具幾年后的樣子。
主理人告訴我們,“這次參展的都是全新剛開封的家具,可以看到木色表面好似蒙了一層灰,其實是木頭還沒有跟空氣充分接觸而呈現的青澀感。天然的木頭被帶進家里,日復一日的使用,定期擦木蠟油,會讓木料’脫去外殼’,呈現包漿感,富有光澤。”這一切都是合成板材所不能給予的。
現代工業技術越來越發達,很多家具使用合成板材。它們搬進家的一刻,確實很新。但是幾年后,你會發現一切都是一模一樣,就像從來沒有人住過一樣。下次搬家,不妨試試帶進幾件原木家具,觀察它們的變化,那是一種時間真切來過的感覺。
二、山隱造物:設計是隱藏在不經意間的
什么是好的設計?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糖主一直很認可原研哉老師的理念,他說設計應該像是水一樣的存在,讓人覺察不到,無痕融入生活,卻在無形中讓一切變得更好。
「山隱造物」就是給人這樣感受的品牌。聽著主理人的講解,漫步于展間,糖主在那一剎有種抽離于嘈雜展會之外的感覺。
短短兩天里,山隱造物在會場中央創造了一個“歸園田居”,硅藻泥混合稻草,模擬出土墻的韻味;特地運來的舊木板鋪在地上,時間的韻味瞬間蔓延。這一切,沒有一件物品是喧囂的,但是仔細看,你會發現,所有的設計都藏在了日常的每個瞬間,如拉抽屜的隱藏把手里,在書桌擱腳的斜面上,沙發后靠的弧度里。
造物如此,裝修一個家也一樣。無需這么多爭奇斗艷,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裝飾,把精力放在每天都在使用的物品上,為便利生活做更多的思考,這樣的設計,估計會收獲更多的感動吧。
三、吱音·枝芽:家具能讓小孩和大人平等交流
「枝芽」是吱音旗下的兒童家具品牌。在枝芽創造的世界里,大人和孩子平等而獨立。每一件家具都是孩子的朋友。大人做到但小孩子做不到的事情,讓枝芽家具來幫你。
糖主最欣賞枝芽的一點,是他們真正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從孩子的角度去做家具,而不是想當然的做卡通粉紅圖案,強加大人的思想。
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小大人椅和門把手。小孩子都渴望變成大人,坐一樣的椅子,用門把手開門。枝芽為此創作了能加在大人做的椅子上的“小大人椅”,和能加在大人把手下面的小把手。從此在家里,孩子和爸媽,都是一樣的。
四、那一掛:軟裝的加入,是讓家變得更溫暖的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糖主覺得慢慢有一些居住觀開始被扭曲,例如動輒追求一個沙發十幾萬,或者單純為了搭配,生搬硬湊一堆自己前半輩子都沒聽說過的東西進家里。
但軟裝本身是很單純的,軟裝的加入,是應該讓家變得更溫馨,更溫暖的;是讓人因為這些美好之物,能產生愉悅感,持續地讓你享受在家的時光。
「那一掛」就是懷揣這樣單純目的而創立的品牌。原料很簡單,本白麻繩。就像我們小時候玩勾繩一樣,幾根麻繩相互交錯,就能創造出千變萬化的紋樣;不同固定件的加入,燈罩、躺椅、掛毯、小馬扎應運而生。多么干凈而純粹的東西,但足矣讓你覺得,啊,生活真美好。
五、舒梵:軟裝在精不在多,一件足矣點亮整個家
延續上一個話題,有的人說,我就喜歡用軟裝把家塞得滿滿當當的。這是你的家,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在跟「舒梵」的主理人交流的過程中,“軟裝在精不在多”是最大的感受和領悟。舒梵的家具,每一件都很有想法,色彩鮮明,線條婀娜。
創作出這樣張揚的品牌家具,主理人卻跟我們說,舒梵的想法,是希望大家從中挑選自己最心儀的一兩件家具,放進1㎡的角落里,讓這里變成屬于你的居心地。不需要全屋都擺滿搶眼的家具,只需要留一個角落,留一平米,反而能更突顯重點。克制的背后,是為了表現。
六、有所:要把有故事的家具帶進家里
跟有所的創始人聊著聊著,才發現彼此都是廣州人,哈哈。「有所」近年來出了好幾個“爆款”,聊天過程中才知道,原來每個系列都是對當下某個話題的再詮釋,例如借阿波羅登月50周年,做了最新的無垠太空系列。
每個人都有對某些事物的喜好,物有所愛,人有所歸。家里面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家中每個人的歸屬感和各種時期的回憶。家具能裝飾空間,更加能承載故事,帶給人聯想和情感寄托。把喜歡一切都裝進家里,創造出專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家,這也是家具本身所希望看到的吧~
今年在DOD展區看到了很多的新面孔,也很欣喜看到一些品牌成長后進駐新國展。不論品牌如何更迭,但是大家匠心造物的精神,每一年都真切地傳遞著。國內原創品牌的發展,最終受益的還是普羅大眾的消費者,你可能不知道一些居住觀,但是你選擇的家具,表達了一切。
除此之外,本次家居展還有三大主題展,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色彩中國 - 色彩無界》的主策展人宋建明老師、翟音老師接受采訪。在手機時代,色彩與空間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產生哪些影響?色彩作為視覺三大元素,會傳遞什么力量?
本屆的色彩主題“色彩無界”主題展集中在九個典型性的色彩場所、溝通對象與主題,現代都市人的溝通,是需要場所與場域的。我們每天都在跟自己不同半徑的人交流,從最短半徑的家人,到中半徑的工作交流,到長半徑的社會大社交圈。“溝通”大致就是圍繞著這三個環圈展開。因此有了“小家”的與自己、家人、戀人;“大家”的與朋友、同事;以及社會社交的與陌生人、與AI、大自然……形成的溝通。
色彩,是超越“屏內”與“屏外”溝通的媒介。“色彩無界”主要包括九大色彩主題,包括緋紅色、檸檬黃、珊瑚紫、月光白、太空黑、天青色、淺草綠、海底藍、陽光橙等九大主題色。翟音老師進一步解釋,本次展會將這些色彩與空間主題相對應,如AI的空間是神秘的珊瑚紫、與網友溝通是未知的冷酷黑,將溝通方式形象化、對視覺語言進行一個提煉,將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色彩背后傳遞的力量。
而在《歷史與未來:從百年包豪斯到當代中國家具設計觀念展》,多少MoreLess的創始人侯正光老師帶著我們“逆向逛展”,從現代家具開始,一件一件為我們介紹現代中國設計之光。
每一件家具背后,都是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設計師日夜琢磨的成果。印象最深刻的是侯老師說,很多的傳統工藝、傳統材料,并不是說今人特地要去摒棄它,而是因為現代還沒有摸索到好的方法讓普羅大眾接受,或者以前的工藝已經經受不起現代工業的考驗。所以有很大部分跑在前面的設計先鋒,除了研究家具怎么更符合人體工學,如何更好看,其實更加是在研究如何把歷史的精華,用現代的方法傳承下去,轉化成時髦的語言。
最后用本次展會最喜歡的一句話結尾,愿每一個設計師、每一個原創家居品牌都能綻放出獨有的中國風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