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為什么我從來不去拆機來發現中央空調里面的“奧秘”?
為什么我從來不去拆機來發現中央空調里面的“奧秘”?
知乎的很多熱門回答,只要是關于中央空調這一塊,撕逼的就特別多,這種現象貼吧也是比較多,很多不知道身份的“專家”都是上來吹噓自己的產品,想著法子攻擊競爭對手的品牌,只要你有心去搜索一下,都會找到各個品牌的黑料
黑料是很多的,比如,格力爆炸、東芝破產、大金偷工減料、日立就是海信、三菱電機能效比低,這一系列帖子比比皆是
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講這些東西,甚至達到很瘋狂的地步,因為講自己的產品最簡單,只要背一些話術,講一些故事,只要把自己的品牌吹的天下第一,其他品牌一無是處,以此來讓客戶相信,你所選擇的品牌是最好的品牌
這種狀態一般都是剛入行的新人銷售狀態,很多銷售剛進入一個公司,首先就是接受廠家的培訓,很多廠家培訓,包括我們自己很參加過很多廠家培訓,廠家也是吹噓自己產品最好,秒殺各個品牌,作為廠家的角度,他需要讓銷售相信自己所賣的產品是最好的,要積發銷售的積極性,產品培訓這方面并不是特別的中肯
但是很多新人銷售剛入行并不是很懂,就聽進去了,他也沒事在網上寫一些撕逼的東西,結果群眾眼睛雪亮的,業主也不是傻子,寫出來沒有什么用,過了這個階段,覺得這些謠傳也不太真實,于是有人又開始動手拆中央空調
我在抖音、微博常常能看到一些網紅,專門拆機器,每天拆一些亂七八糟的家電,冰箱、洗衣機之類的,點擊率、閱讀量都很不錯,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他開始說中央空調、地暖,我覺得沒啥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主要是你說的要中肯,他后面說的一些,我們看來完全外行的話,我就去評價了他,評價幾句說的也是非常中肯,沒想到說了幾句就被拉黑了
然后覺得這事情比較無語,我們覺得你一個外行剛做這個東西,去拆中央空調,拆鍋爐這些,挺不可思議的,他反過來給我們扣一個帽子,說我們故意去蹭熱點,而且說我們是某某品牌銷售
首先,我從來沒有說過某某品牌特別好,暖通我做到現在,一直都在給大家分享安裝非常重要,系統設計非常重要,暖通畢竟更多的來說是應用
其次,我不寄希望于通過拆中央空調機器獲得真理,主要是和我之前工作經歷有關,我之前是產品設計工程師,在國企、外企都呆過,有非常多的工程師,包括本科的、碩士的、博士的,我們每天工作就是設計發動機,我自己也做過很多項目
比如逆向開發,就是我看中這款發動機非常不錯,我拿過來把發動機拆開,做的和它完全一樣,換句話說就是山寨復制
比如對標項目,就是,某品牌發動機在市場上大受好評,我們要對標他,看看我們和他們差距在哪里
每天是做不完的實驗和項目,投入的人力和資金也是相當多,實驗室就是發動機模擬工況,我獨立完成的幾個項目,印度市場的發動機油耗優化項目,因為印度市場的排放和我們這邊不太一樣,還有華為做的迷你柴油機的發電機組的項目
三年的產品開發經驗,讓我明白了幾個事情
第一、對于日本品牌,不管什么行業都要保持足夠的敬畏,我們可以評價他們某某品牌怎么樣,但是不能蔑視他們,比如日立就是海信,東芝破產、大金偷工減料之類的
很多人其實很難理解,在汽車行業,中國的工程師對于日本的產品的理解,包括對于日本工程師的一些形象,他們是什么樣的存在,他們的發動機可以做的比我們輕很多,包括意大利的發動機比我們也是輕很多,我們的發動機做的最重,我們天天說降成本減重,本來就沒必要這么做,別人能夠做的這么輕,說什么大金偷工減料,好像空調就是弄個鈑金一樣簡單
在整個世界來說,日本的空調壓縮機這種高速運轉的部件,幾乎是壟斷級別,很多人說大金不如格力,日立不如海信這種言論其實是非常可笑的
第二、關于拆機,很多銷售干什么事呢,把機器拆開,我品牌比你品牌鈑金好,結構好,要知道,拆機對于產品工程師來說就是產品對標,一個產品做的比我產品好,我要對標他,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外行拆機,只能看出來鈑金、零部件代工廠,其他一概看不出來,為什么?
1、如果看鈑金重量說品牌重量來判斷該品牌的空調質量,我覺得你可以去干產品開發做產品工程師了,日本人做產品的邏輯是把東西給你做到最好同時把產品降低最低,不管是空調,還是做汽車,很多塑料,它的A柱就是不會斷,他能過很多安全等級,油耗就是低,你有什么辦法,中國車很多皮實,照樣過不了安全等級
2、拆開機器看零部件廠家,銷售名曰可以看懂電機是哪個廠家做的,其實每個空調內機的電機,都不是電機廠家出圖做的,它只是幫很多品牌代工,每個空調廠家給他代工的圖紙都不一樣,每個空調廠家的技術都是封閉的,同樣的一個電機廠,做出來的各個東西都不一樣,代工廠按照空調主機廠家規定的圖紙、材料來生產的,拆開主機,你只能看得到一個代工廠logo,參數、性能曲線這些都是看不到的,空調廠家考慮的是你這個電機拿過去之后,對于我整個空調設備的配套能力,我出的這份圖紙對于我整個系統來說,通過各種實驗符合預期的效果,并不是說找到所謂的最牛逼的代工廠的產品,拼拼起來就是最牛逼的空調了
3、如果一個外行通過拆機來對兩個產品做出結論,并且他提出了優化的方案,你都可以去當別人的產品工程師了,你要知道,別人產品工程師,每天在實驗室,一堆人發這么多工資,對著一臺臺空調設備,做出來之后,他們所得出來的結論居然不如你們今天拆一臺機器的結論,那么那么些人都在干嘛?所以說有些人只通過拆機就敢評價品牌的好壞,可以說他們對于機械行業的人沒有一點敬畏之心,純粹是自己想當然
我們產品工程師在開發產品實驗和做產品對標的時候,行業經驗從縱向來說,都是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包括數據優化、數據分析,都是不斷總結出來的,從前人到后人傳承下來的,從橫向來看,是基于整個產業的經驗,比如電機有什么經驗,風機有什么經驗,產業鏈的廠家都會告工程師,工程師是集產業鏈的經驗和資源,來不斷地優化產品,不是一個外行通過拆機器能比的
4、中央空調壓縮機是高速運轉的,所有東西到高速運轉的工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他需要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非常豐富,在設計的時候,很多原理都需要模擬的,要借助很多復雜的軟件,通過各種數據來分析,前面說的逆向工程,把產品拆開看看東西是什么樣的,實際上回歸本質是什么呢?空調和汽車一樣,回歸本質是綜合能耗和噪聲,能耗是指各個階段的能耗,低頻中頻高頻運轉各個工況的綜合能耗和噪音,你說鈑金厚不厚,翅片多不多,跟我們沒關系,我們需要的是綜合能耗和噪聲,在設計部眼里,對于產品成本沒有太大概念
你所謂的鈑金厚不厚,這個根本跟我們沒有多大關系,我們基本上是算下來說這樣鈑金可能是最適合的,不怎么掛油的,各種的就特別好的,因為鈑金其實沒多少錢,主要的是影響設計部的一個指標,不是成本,是在于能耗和噪聲和它的持久度耐久度
但是能耗和噪聲的學問是非常高階的,我做過發動機的噪聲,我做過渦輪增壓器的噪聲,然后整車的噪聲我也參與過,涉及到噪聲這一塊,非常專業,普通人看不懂。
好好讀過大學的,好好學過微分積分的,有這個基礎可以學,碩士生有這個基礎就可以學,博士也可以學,全國做得好的噪聲專業做得好的,能夠在應用這一塊做得好的基本上都是碩士博士,收入非常高,設備非常貴,噪聲模擬的實驗也非常貴
為什么說機械行業門檻很高,學歷門檻很高,這些人要花很多錢給他去培養,在這么高的這樣的一個培養費用的投入情況下,一定是投入到碩士生博士生上去學,本科生基本上學不到,除非說很早一批的人能學到、在這么高階的一個東西里面,你讓一個外行你去拆機器,就相當于是什么?就是一個很有可能是一個本科生去評價一群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最后得出來的一個結果
所以對于我們要對產品保持足夠的敬畏之心,我從入行以來就沒有打算拆機,只有外行才去拆機,試問一些各路銷售行業的人,拆開機器之后,除了看到鈑金和零部件廠家,你還能看得到什么?
我認為世界500強這些頂級品牌,都是不錯的,作為暖通公司,作為廠家的經銷商,我們好好的把自己的安裝和系統做好,如果把我們暖通公司比作廚師,各個廠家品牌的中央空調設備相當于食材,食材本身都不錯,你要研究的是自己的技藝,在事上磨練,好好磨練自己的刀工火候及后廚團隊的管理,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客戶來說,他來吃的不僅僅是食材,也需要享受相關服務,怎樣提高客戶的滿意度,這個也是經銷商要考慮的事情,我們根本就沒有這么多精力去參與產品中來,產品讓廠家好好研究,大家各司其職,作為經銷商沒必要去拆機研究這個那個機器,當你到達一定程度了,你說我要去好好的去理解各個食材,適不適合我和團隊的時候,你再去做你的對于產品的理解。
在目前當下來說,很多不懂的人在做產品對比這些東西,獲取可以博得眼球,獲得一些短期流量,從長遠來看,這個是一條不歸路,作為經銷商要提升自己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才是要緊事,如果是做媒體,想要賺錢,吃流量這口飯,那你繼續做你的拆機
?
用戶評論(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