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Ryan 王恒 丨獨立存在的室內設計師
Ryan 王恒 丨獨立存在的室內設計師
室內設計師只是室內設計師;
建筑設計師也只是建筑設計師。
前段時間,我翻讀一些關于“建筑”和“室內設計”的書籍,發現一個有趣的點,這和近年來周圍人們對建筑師與室內設計師的某些觀點相悖論。
大家的觀點有二:
?
1、建筑師高于室內設計師
2、室內設計師是建筑師的分支
假設我們正是案例中的主人公,從我們到家進門的一瞬間,可以說動線就此建立開來,從玄關部門回到家開始,至臥室的休憩而結束。
多年來,我雖是建筑學出身,卻從事室內設計多年,深諳兩類不同工種的相似與差異,舉個例子來說,室內設計師與平面設計師的邏輯有著60%的相似,即客戶需求、構思草圖或平面圖、最終細節的敲定,但卻有著思維上的絕對不同。
室內設計師更考慮如何把一個完整的家合理構建,而平面設計師則更多考慮創意、傳播、以及美,建筑師亦然,同樣的建材在建筑師與室內設計師手里,所創造的作品,必然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那么什么是建筑師的作品?
什么是室內設計師的作品呢?
一、
我創業初期,來到北京,人們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于是為了當一次“好漢”。
我來到長城腳下,它宏偉、壯觀、綿延不絕,古時更是為抵御匈奴所建設,具有中華文明的底蘊。
而在這之外,我看到什么呢?當時正值節假日,等登上長城的時候,我看到長城之上,人群密集,摩肩擦踵,我自己儼然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長城的底蘊,文化,以及“名”,讓四海八方的游客聚在一起,瞻仰它,走上它,拍照留念再比個心,甚至在茫茫宇宙中,長城的縮影于地球之上,更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我們這樣循著它,一個關卡后,是另一個新的關卡,直到身心俱疲。
然后呢?然后回到家。
拖鞋、換衣、洗手,聽一首最愛的CD,在動人的音樂中進入夢鄉,獨享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忘記那些所謂的信仰,不朽的證明,歷史與人文。
此刻只有生活。
它不呼喚,不感召,不影響無關人等,只用自己的溫度,將你包裹起來。
也只有這樣的瞬間,作為一個業外人士,你才能非常清楚的明白家與建筑的區別,建筑具有意義,卻沒有溫度,你是誰?來或不來,它就在那里。
?
長城如是,埃及金字塔如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望京SOHO如是,不論是古代建筑,還是當代建筑,不論是象征歷史,還是表現流行,它都如是。
而家不一樣,無論是300㎡的大空間,還是50㎡的小住宅,它完全沒必要給你一個什么所謂“不朽的證明”、“時代的標簽”,它只需要做好它的每一個生活細節,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厘米的空間,考慮到你和家人的需要,給你們溫度,讓生活變的更好。
?
透過現象看本質,室內設計師與建筑師的區別也就呼之欲出了:
“每一個小的細節
都忠實于生活本身
忠實于家庭每一位成員
不做不朽
只暖人心
一方世界里,和你一樣,做到愛你的家人。”
二、
當然,對于不同的人群而言,室內設計師所思考的問題也有細分的區別,譬如“家人的聚攏空間”,空間邏輯,動線的區別等。
?
他作為室內設計的規劃者,比你更在意你在這片空間內的感受。
更會因所面對的“你”之不同,做出合理的規劃與調整。
可以這樣說,如果創新會影響到舒適,那么他就會Pass掉創新,而選擇如何更貼近你的生活,如果某些東西很美,卻毫無價值,那么他就會把美弱化,從而平衡設計與實用價值。
這便是“家”與其他建筑在設計上需要思考的,最顯著的區別。
?
至此:
?
對于設計領域而言
室內設計師更應是獨立的存在。
?
當然,對比建筑師,譬如梁思成與林微因等層出不絕,膾炙人口的故事而言,室內設計師的故事便少之又少了。
?
我所知道的,不過是一個個重復的現實,室內設計師作為乙方,而業主作為甲方。
兩方對于“家”都如同孩子一般的孕育,業主提出來想法,設計師構畫平面圖,并親身考察,兩方共同斟酌每一個尺寸,每一件物品的定制。
從燈的打光效果到玄關的動線設計,從臥室拒絕棉質的到好物的搭配,從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來判定桌子、沙發、與餐廳、廚房的位置。
便是這樣,室內設計師與其說是在完成自己的設計理念,不如說是在幫助千家萬戶的人打磨出他們真正想沉進去的生活。
?
萬家燈火的時候,你透過偌大的落地窗,會想到他們提到的視覺延展,哪怕你的認知不是那么專業。
? ? ? ?
忙碌收工后,窩在沙發處,看家人陸陸續續回來,在同一空間內做著不同的事情,你會想到他們,想到凝聚與互動。
?
甚至當你感嘆空間實用,收納合理的時候,亦會想到他們,畢竟對于室內設計師而言,相比群體,更在意你!
三、
但是不知為什么,與室內設計師“誠以相付”形成戲劇性反差的是,不只是建筑師與設計師的“高下立斷”,甚至在相關的體系中,室內設計師一度有一個好玩的昵稱。
?
叫什么呢?大家一定猜不到
叫:室內裝飾員
?
第一次看到這個稱謂的時候,我最大的觸動是:“難道我們只負責裝飾嗎”?
譬如掛個燈籠,貼個春聯,修剪幾盆吊蘭?
?
當然,像我這樣的顧慮不復存在,因為對于大部分的地球人而言,還是明白室內設計師與房屋、室內、裝修、設計相關聯。
?
但殘酷的現實是,他確實一直被市面所弱化,弱化到一種什么程度呢?
吶~ 看這是裝修公司的
哦~ 他們裝修的咋樣啊
或者是
我不認為這是一種設計
這不是非常非常平常的東西嗎?
諸如此類,有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如說一雙筷子,人們便不認同這是一種設計,那么它融入生活了嗎?答案是,他不只是融入了生活,更成了生活血肉中的一部分。
?
可以這樣說,如果建筑師與室內設計師是同一母親誕生的雙胞胎,那么這個頗具實力的弟弟,是一步步看著哥哥走向神壇的。
而自己,市場需求外,無人問津,
市場需求內,價比三家。
??
為什么存在市場需求呢?答案簡單,因為市場的剛需。
那又為什么存在價比三家呢?答案同樣簡單,因為沒有附加的意義。
?
“那么多可以選,各式各樣的格局都能住人,為什么不選價格低廉,看的過去的呢?”
?
就像很多人說出的這個問題
直擊室內設計師的窘境
?
但古人有一句話說的好,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那些選擇了低廉看得過去的業主,在時代審美不可抗力的發展下,反而“淘盡黃沙始得金”,讓真正優秀的室內設計師,一批又一批的涌現。
?
也只有到這個時候,這個頗具實力的弟弟才會讓哥哥詫異:“呀,原來你我同氣連枝,各自都有很長很遠的路要走”
是了,就像兩兄弟之間的對話,建筑師與室內設計師同樣是這個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合力起來,給我們以文明、信仰,標志,也給我們以溫度,愜意與家。
最后的話:
最后,也請大家不要因為這兩兄弟之間有點像,就傻傻分不清楚,就像一開始我們聊的邏輯相通,思維不同,也希望大家不要拿他們來互相比較。
?
你不知道的是,人家哥倆感情好著呢~
用戶評論(1)
評論